Reactor与Proactor模式对比:事件驱动的IO多路复用详解
需积分: 0 1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673KB DOCX 举报
在IT领域,"actor和proactor模式1"主要讨论了两种常见的网络编程模型——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它们都是用于处理大量并发IO操作的高效策略,尤其是在socket编程中。这两种模式的核心是事件驱动的IO多路复用机制,但它们在实现原理和工作流程上存在显著差异。
Reactor模式采用同步IO方式,其基本流程包括:
1. 注册事件处理器:开发人员需预先注册readwrite事件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会在文件描述符或socket准备好进行读写操作时被事件分离器唤醒。
2. 事件分离器等待:事件分离器会监视多个连接,一旦某个连接的IO操作就绪,它会将该事件传递给对应的处理器。
3. 处理器处理:接收到事件的处理器执行实际的读写操作,处理数据后,可能需要再次注册事件,然后交还控制权给事件分离器。
相比之下,Proactor模式采用异步IO,其工作方式更为轻量级:
1. 发起异步操作:处理器直接发起IO操作,如在Windows上使用IOCompletionPort,而不是等待IO就绪。
2. 事件分离器等待完成事件:处理器不关心何时操作就绪,而是专注于操作完成的通知,如IOCompletion事件。
3. 数据接收与新操作:操作系统在后台执行IO操作并将结果写入用户指定的缓冲区,然后通知事件分离器。处理器处理缓冲区中的数据后,通常会启动新的异步操作,然后返回控制权给事件分离器,继续监听其他操作。
尽管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在核心功能上相似,即通过事件通知驱动程序处理IO操作,但在性能、效率和资源占用方面有所区别。Reactor模式由于频繁的上下文切换,可能会导致CPU利用率较低,而Proactor模式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异步API,减少了系统的上下文切换,使得在高并发场景下更为高效。因此,在选择哪种模式时,需要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和平台特性来决定。
2017-11-27 上传
2017-09-15 上传
2019-07-17 上传
104 浏览量
2019-01-19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三山卡夫卡
- 粉丝: 26
- 资源: 323
最新资源
- MeuPrimeiroPacoteR:包装的用途(一行,标题大小写)
- command-asker.js:通过命令行与用户交互的简单方法
- DeathrunMod:AMXX插件
- ElsoKozosMunka
- tyten-game:TYTEN-TAGD Game Jam 2020年Spring
- 基于DS18B20多点测温源码-电路方案
- 戈格克隆
- calibre-web-test:口径网测试
- PEiD_1.1_2022_04_10.7z
- Arduino LEG-项目开发
- SpringCloud-Demo:springcloud演示
- 如果学生的学习时间为9.25小时,则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模型上的预测分数
- api-generator:Docpad 源解析器。 生成用于构建文档的 JSON 文件
- TaskScheduler:使用函子,lambda和std
- benthomas325
- Coding-Ninjas-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