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神经网络中隐层节点数与训练策略的关键条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1.59MB PPT 举报
在确定神经网络特别是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隐层节点数时,需要遵循一系列关键条件。首先,隐层节点数应小于训练样本数减一(N-1)。这是为了确保网络有足够的复杂度以捕捉数据中的模式,但不至于过度拟合,保持一定的泛化能力。如果节点过多,模型可能会过于适应训练数据,而忽视了实际应用中的新数据。同样,输入层的节点数(即特征数量)也应少于N-1,以避免信息冗余和提高模型效率。 其次,训练样本的数量必须足够多,通常至少是网络连接权值的2到10倍。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数据用于训练,使得神经网络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捕捉到数据的多样性和规律。过少的样本可能导致模型学习不足,训练结果不可靠,需要采用分批或轮流训练的方法来提升模型的性能。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尤其是BP神经网络,其研究旨在模仿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探索和模拟人的感觉、思维和行为,以及探讨人脑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ANN的研究包括理论、实现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理论研究涉及模型设计和学习算法,如反向传播算法,目的是寻找快速且精确调整权重的方法,让网络能够自我学习并收敛到最优状态。 实现技术方面,研究如何通过物理、光学或生物学手段构建实际的神经计算机。在应用研究中,ANN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故障检测、智能控制等领域,展示出超越传统计算机的能力。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伏,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第一次热潮,McCulloch-Pitts模型和Perceptron的出现;然后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进入低谷;再到80年代中期,随着Hopfield模型的提出,神经网络再次受到关注,尤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动态过程的优势凸显出来。研究神经网络的目标是揭示认知与物理世界的映射,构建与人脑功能相近的计算机,并在特定任务上取得超越传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