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U-Boot的Stage1与Stage2启动流程
需积分: 9 1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124KB DOC 举报
"uboot 详细解剖"
在嵌入式系统中,Bootloader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系统启动的第一道程序,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到内存并准备好运行环境。本文主要聚焦于u-boot,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放源码Bootloader,尤其在Linux和ARM架构上。
u-boot分为两个阶段,Stage1和Stage2,这种分层设计有助于实现不同功能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移植性。
1. Stage1(start.S代码结构)
- 入口点:stage1的入口点通常是ROM(Flash)的0x0地址,由汇编语言编写,用于通知编译器确定程序的起始位置。
- 异常向量设置:确保CPU能正确处理各种异常情况,如中断和故障。
- CPU配置:调整CPU的速度、时钟频率和终端控制寄存器。
- 内存控制器初始化:为后续的内存操作做准备。
- ROM到RAM的复制:将stage1代码复制到RAM中以便更快执行。
- 堆栈初始化:为C语言代码提供运行所需的堆栈空间。
- 转移执行:通过特定指令(如ldrpc)从ROM转移到RAM中执行。
2. Stage2(C语言代码部分)
- startarm函数:这是C语言部分的起点,也是u-boot的主要函数,负责调用一系列初始化函数。
- Flash设备初始化:对存储设备进行设置,以确保数据的可靠读写。
- 系统内存分配函数初始化:为系统动态分配内存。
- NAND设备初始化(如果存在):处理基于NAND闪存的存储设备。
- 显示设备初始化(如有):配置显示硬件,如LCD或字符终端。
- 网络设备初始化:设置网络接口,包括IP和MAC地址。
- 命令循环:进入命令解析阶段,等待用户通过串口输入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3. U-Boot启动顺序
- u-boot的启动流程通常从汇编语言的start.S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C语言代码,包括配置文件的包含、版本信息的处理以及特定平台的初始化。
u-boot的这种设计模式使得它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硬件平台,提供丰富的功能,如设备初始化、网络配置、文件系统操作等。通过理解这两个阶段的运作,开发者可以更好地调试和定制u-boot以满足特定项目的需求。在嵌入式开发中,深入理解u-boot的内部机制对于优化系统性能和解决故障至关重要。
2019-08-27 上传
2012-11-22 上传
2012-12-12 上传
2017-07-24 上传
290 浏览量
2017-11-24 上传
林萧1112
- 粉丝: 1
- 资源: 3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