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概览:发展历程与教材介绍

需积分: 15 0 下载量 1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5.48MB PPT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手段来实现系统自动调节和控制的学科。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系统分类以及性能要求。教材方面,推荐使用胡寿松的《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高国燊和余文烋的著作(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刘慧英和卢京潮的导教、导学、导考系列(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此外,国际知名教材Richard C. Dorf和Robert H. Bishop的《现代控制系统》第九版(2002)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1章着重介绍了自动控制的起源和发展,其中提到了中国古代自动化的重要成就。例如,在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中国、埃及和巴比伦已经出现了自动计时漏壶,标志着早期自动化雏形的出现。张衡在公元130年发明的水运浑象仪,不仅具有自动测量地震的功能,还在132年研制了候风地动仪,显示了古代科技的高超水平。马钧在公元235年制作的指南车,利用齿轮传动技术指示方向,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张衡的水运浑象仪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台利用水力驱动的天文仪器,它结合了精密的机械结构和天文理论,实现了自动演示天象,推动了浑天说的传播。公元725年,一行和梁令瓒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古代在自动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具体细节未在描述中详述,但这些成就无疑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深厚基础。 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不仅要理解基本概念,还要关注历史背景,因为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技术的进步。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方法和优化策略,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关键。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航空航天、电力系统、机器人技术等多个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