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需求工作流映射与方法学探索

需积分: 20 13 下载量 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3.53MB PPT 举报
"如何映射--需求工作流-软件工程课件" 在软件工程中,需求工作流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对项目需求的识别、理解和表达。需求工作流通常包括四个主要步骤,这些步骤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相互交织的。 1. 列出候选的需求: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和列举出可能的需求,形成特征(Feature)列表。特征列表是项目需求的基础,它涵盖了用户或客户期望的功能和特性。 2. 理解系统语境: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需要构建领域模型或业务模型,以理解系统的上下文环境。领域模型描述了系统所处的业务领域,而业务模型则专注于业务流程和实体关系,帮助团队深入理解系统将如何适应实际的业务操作。 3. 捕获功能需求:功能需求通常通过Use case模型来表达,它描述了系统如何响应特定的用户行为或外部事件。Use case提供了清晰的场景描述,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明确知道系统需要实现哪些功能。 4. 捕获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是衡量系统性能、安全、可维护性等方面的指标。它们可能是补充需求,或者是针对特定需求的Use cases。非功能需求同样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软件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软件工程基础不仅关注如何开发软件,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王立福教授强调了软件开发的本质,即问题域到不同抽象层之间概念和计算逻辑的映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建立和实现,如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都是为了提供实现这一映射的途径。 软件开发过程涉及的活动和活动组织,以及软件需求和系统/产品需求规约,是软件开发的起点和验证标准。软件开发方法学,如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提供了不同的开发框架,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开发策略。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则关注如何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能力和成熟度,确保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软件开发的本质在于将问题域的问题转化为计算逻辑,通过数据抽象和过程抽象,形成可执行的模型,并在需求分析、设计等阶段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实现这一转化。 总结来说,需求工作流是软件工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需求的识别、理解和表达,为后续的软件开发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而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结构,如软件生存周期、开发方法学和过程成熟度模型,则为整个开发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0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