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型DC-DC变换器保护电路设计:欠压与过压保护

下载需积分: 39 | PDF格式 | 2.34MB | 更新于2024-08-06 | 184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需要外接-mt25qu02gcbb" 在电子设备尤其是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电池供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电池的工作电压管理是电池寿命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标题提到的“需要外接-mt25qu02gcbb”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外部元件,如基准电压芯片,用于欠压保护电路。在这个场景中,"mt25qu02gcbb"可能是一个型号,代表一种适合于电池管理系统中使用的、需要外部连接的电压基准芯片。 2.2.1欠压保护电路是电源管理电路的关键部分,它防止电池过放电,保护电池不受到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锂离子电池,如手机电池,其工作电压范围是3.6V到4.2V充电,最低终止放电电压通常在2.5V到2.75V之间。低于这个电压继续放电会导致电池损坏。因此,欠压保护电路在电池电压下降到一定阈值时会关闭系统,避免过放电。 欠压保护电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需要外接基准电压作为比较电平,另一类则内置自建基准电压。外接基准电压的电路结构包括取样电阻、比较器和两级反向器。通过取样电阻获取输入电压,并与外部基准电压比较,当输入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电路会触发保护机制。 在刘宇星的硕士论文中,他设计的BUCK型DC-DC变换器保护电路主要包含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两个模块。欠压保护电路在输入电压低于安全范围时关闭芯片,防止异常工作,并通过迟滞效应防止误关断。过压保护电路则监控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过高时,迅速降低输出,保护负载。设计中还引入了适当的响应延时,以避免电压瞬变导致的误操作。该芯片采用0.6um HV-BCD工艺,适用于广泛的输入电压范围,并采用电流控制模式,工作频率为340kHz。 论文详细介绍了BUCK型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电路设计,包括使用新型内部稳压接口电路以适应宽范围输入和不同模块的需求。过压保护电路通过设置延时电路来解决电压毛刺问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整个设计通过电路理论和HSPICE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确保了保护电路的性能和功能。关键词包括DC-DC变换器、保护电路、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强调了这些概念在电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