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铵影响下的TiO2纳米晶:结构与性能研究
需积分: 5 1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315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探讨了氯化铵对TiO2纳米晶的形成、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通过氯化铵诱导晶化和热挥发分解法,作者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晶,并使用粉末XRD、TEM、IR和比表面积及热重分析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在700℃以下,粒子生长存在两个不同的动力学过程,400℃成为关键转折点。低于400℃时,粒子生长的活化能为8.23 kJ/mol,而高于400℃则增加到45.71 kJ/mol。此外,200℃下处理的样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最高。"
这篇2006年的学术论文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详细阐述了TiO2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和其性能优化。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因其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论文中提到,传统的制备方法如气相法、液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各有优缺点,而该研究采用了以四氯化钛和氨水为原料的新型方法,可在水介质中低温合成纳米二氧化钛,避免了某些传统方法中乙醇作为溶剂和添加分散剂的问题。
实验结果显示,TiO2纳米晶在150℃时开始晶化,而在200℃下获得的样品拥有最大的比表面积,这有利于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具体来说,这种纳米晶的平均粒径约为7nm,并且在300℃至60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制备出9nm至23nm粒径的纯锐钛矿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晶,这种粒径范围对于光催化反应尤为重要。
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温度下的粒子生长动力学,研究人员确定400℃是一个关键点,这个温度以下和以上的粒子生长需要的活化能显著不同,说明了温度对纳米晶粒度控制的重要性。同时,200℃时的样品表现出对甲基橙最佳的光催化活性,表明粒径大小和表面特性对光催化效率有直接影响。
这篇论文揭示了氯化铵在制备TiO2纳米晶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温度对纳米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优化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1-05-09 上传
2021-04-29 上传
2021-04-29 上传
2021-04-24 上传
2020-02-09 上传
2021-05-09 上传
weixin_38577922
- 粉丝: 10
- 资源: 962
最新资源
- WordPress作为新闻管理面板的实现指南
- NPC_Generator:使用Ruby打造的游戏角色生成器
- MATLAB实现变邻域搜索算法源码解析
- 探索C++并行编程:使用INTEL TBB的项目实践
- 玫枫跟打器:网页版五笔打字工具,提升macOS打字效率
- 萨尔塔·阿萨尔·希塔斯:SATINDER项目解析
- 掌握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代码实践
- saaraansh: 简化法律文档,打破语言障碍的智能应用
- 探索牛角交友盲盒系统:PHP开源交友平台的新选择
- 探索Nullfactory-SSRSExtensions: 强化SQL Server报告服务
- Lotide:一套JavaScript实用工具库的深度解析
- 利用Aurelia 2脚手架搭建新项目的快速指南
- 变邻域搜索算法Matlab实现教程
- 实战指南:构建高效ES+Redis+MySQL架构解决方案
- GitHub Pages入门模板快速启动指南
- NeonClock遗产版:包名更迭与应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