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研磨技术:电磁感应器磁场仿真与结构优化

需积分: 2 0 下载量 1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315KB PDF 举报
"磁力研磨电磁感应器磁场的仿真分析及其结构优化设计" 本文主要探讨了磁力研磨电磁感应器的磁场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作者团队,包括邱腾雄、阎秋生等人,建立了一个针对磁力研磨加工过程的电磁感应器磁场数学模型。他们运用电磁场计算理论,借助有限元法对电磁感应器的磁场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通过对电磁感应器特征点的磁场强度进行实测,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7%,这充分证明了所采用的电磁场仿真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力研磨技术(MAF)是一种精密研磨工艺,它依赖于磁化磨料在磁场中的排列来对工件表面进行高效、精确的加工。这种技术利用磁性磨料形成“磁串”,形似“磁刷”,在磁性工具基体的驱动下对工件表面施加研磨压力,从而实现高效的表面处理。磁力研磨的优势在于其柔性、自适应性以及能有效控制加工过程,适用于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 在磁力研磨设备的研究中,电磁感应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产生磁场并携带磁性磨料进行研磨的核心组件。文章指出,通过3轴数控运动控制磁性工具,可以实现对模具曲面的精确研抛,通过形状误差反馈和控制,进一步提升曲面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电磁感应器的设计通常包括电磁铁芯、励磁线圈和线圈支架等部分。电磁铁芯采用工业纯铁材料,因为其低含碳量和优秀的磁化性能。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人员能够模拟计算加工区域的磁场分布,从而理解磁场对磁力研磨过程的影响,并对电磁感应器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该研究为磁力研磨电磁感应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有效地推动了磁力研磨技术的发展,为精密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的表面处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