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科技发展不均衡性评价与历史趋势分析

0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19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区域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性的评价与分析"这一主题,由作者潘雄锋和刘凤朝在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他们以熵理论为基础,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这一工具,对该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各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大改善,但自1993年起,这种均衡性有所下降,引发了对科技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关注。 研究者指出,科技发展在各地间的不均衡性源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学术界已经通过多种方法对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吴贵生团队通过区域科技评价体系和聚类分析来分类各省(直辖市)的科技发展特点,郭新艳等人则采用了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彭念一等人利用系统聚类和因子分析进行排序和分类。 然而,关于这种不均衡性产生的历史原因、发展趋势以及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空白,通过Theil不均衡指数,将多个评价指标整合为单一的衡量指标,以准确评估科技发展系统的不均衡度,从而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依据。Theil不均衡指数通过考虑信息熵的概念,能够有效地度量社会经济指标的分布均衡性,这对于理解科技发展的地域差异至关重要。 该论文不仅提供了我国科技发展不均衡性的定量评估,还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对于促进我国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