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优化:双向选择与满意度模型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1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4 收藏 440KB PDF 举报
"该文主要讨论的是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配对模型,源于2004年首届全国部分高校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D题——研究生录取问题。文章由韩中庚撰写,发表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第7期,探讨了在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中如何构建优化模型,解决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配对问题。"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仅依赖考试分数的录取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许多学校引入了"初试+复试+面试"的方式,并强调对考生特长和兴趣的考量。在复试和面试阶段,不同的专家可能会对考生有不同的评价,这就需要一种机制来综合专家意见,做出公正的决策。 文章指出,"多数原则"并非总是最佳解决方案,因为这可能忽略了学生和导师双方的意愿和偏好。因此,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双向选择"的配对模型至关重要。模型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导师的需求,以实现满意度的最大化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在评卷过程中,模型的合理性、数据处理方法、指标确定以及解决方案的表达成为关键。参赛者需要展示他们的创新思维,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化并转化为可操作的模型。通过这样的竞赛,学生们可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推动了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的改进和发展。 总结来说,这篇论文的核心知识点包括: 1. 研究生招生录取的现状和挑战:传统录取方式的局限性,以及对特长和个性发展的重视。 2. 双向选择配对模型:解决导师和学生之间匹配问题的优化模型,兼顾双方意见和偏好。 3. 复试与面试的评价整合:如何合理结合专家意见,制定公平的录取决策。 4. 模型建立与评卷要点:模型的合理性、数据处理方法和解决方案表述的重要性。 5. 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教育体制变革对研究生招生录取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此研究为教育领域的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