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128条码编码规则详解:长度可变与多样应用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163KB PDF 举报
CODE128编码规则是一种一维条形码系统,它在1981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可变长度的条码解决方案,适用于包含大量字符的信息。相较于其他一维条码如UPC和EAN,CODE128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大的字符集支持。 1. 编码类型: - CODE128分为A、B和C三种类型: - A型支持标准ASCII中的128个字符,包括数字、大写字母、控制符和特殊符号。 - B型增加了小写字母,同样适用于ASCII字符。 - C/EAN128类型专门用于表示两位数字对,仅能编码偶数长度的数字,范围从00到99。 2. 编码结构: - 每个条码由起始字符、数据区、可能的校验位以及结束字符组成。在C/EAN128中,可能包含FNC1标志来区分它与传统的EAN128。 3. 校验位计算: - 校验位是通过将特定ID(每个字符在编码中的位置乘以其对应的ID值)相加,然后取模103的结果确定。这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编码表: - 提供了每个ASCII字符与其在CODE128编码中的对应值,包括不同类型的编码规则。例如,数字"1"在A型编码中为01,在B型编码中也为01,但在C/EAN128中则不适用。 5. 优点: - 具有双向扫描能力,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正确读取。 - 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包含校验位。 - 通过编码类型的切换,既能扩展字符集,又能在必要时减短编码长度。 由于CODE128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它被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库存管理、制造业等领域,尤其适合需要存储大量数据和混合字符类型的应用场景。然而,尽管它的适应性强,但相比更简单的条码系统,编码和解码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处理算法。理解并掌握CODE128编码规则对于设计和解读条形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