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标准制定与产业发展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6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1.03MB PPT 举报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旨在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合。这一概念并非单一技术创新的结果,而是多种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体现,如电子标签、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等。物联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RFID技术,特别是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在2005年的ITU互联网报告中得到正式阐述,并在2008年IBM的“智慧地球”理念中得到了商业化的推动。 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闪联),紧接着在2005年设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以及2009年成立的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SN)。此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也积极参与物联网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包括《无线泛在网络体系架构》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电信网络相结合的网关设备技术要求》等。 物联网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双向融合,即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数字化转化,以及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智能化影响。早期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涉及电子标签、射频识别和通信技术,用于实现物体的智能识别、定位和监控。而现代理解则更加深入,认为物联网是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整合,涵盖感知、传输和应用等多个层次的网络结构。 从领域的维度来看,物联网不仅限于互联网或无线传感器网络,而是涵盖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领域,可以视为互联网的扩展和传感网的综合。从层次的角度,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传输网络和业务与应用网络三层,分别对应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智能服务的环节。 物联网与传感网、互联网、泛在网的关系密切。传感网是物联网的基础组成部分,负责数据采集;物联网则是互联网的延伸,将传统互联网的连接对象扩展到物体;泛在网则是物联网的未来愿景,强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体间的无缝连接。IBM的“智慧地球”概念预示着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广阔,它将在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健康管理、智能家居等。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进一步加速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融合,催生出更多创新应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