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需积分: 4 0 下载量 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2KB TXT 举报
"该资源是一个C语言实现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用于解决图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贪心算法是一种在每一步选择中都采取当前状态下最好或最优(即最有利)的选择,从而希望导致结果是全局最好或最优的算法。在这个特定的C语言程序中,贪心算法被应用于Dijkstra算法,这是一种求解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 Dijkstra算法的核心思想是从起点开始,逐步扩展最短路径到其他所有节点。在程序中,`dis`数组用于存储起点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距离,`visit`数组标记已访问过的节点,`map`数组则存储了图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初始化时,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设为无穷大(用`inf`表示),起点的最短距离设为0,且所有节点未访问。 `dijkstra()`函数是实现Dijkstra算法的主要部分。它通过一个外层循环来迭代直到找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每次迭代中,都会找到当前未访问节点中距离起点最近的一个(`pos`),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并更新其余未访问节点的最短距离。这个过程通过比较`dis[j]`和`dis[pos]+map[pos][j]`来完成,如果通过`pos`节点可以到达`j`节点的路径更短,就更新`dis[j]`。 在主函数`main()`中,程序首先读取输入的节点数量`n`和边的数量`m`,然后构建图的邻接矩阵`map`,并调用`dijkstra()`函数计算最短路径。最后,输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的总长度。 此程序假设输入的图是加权无向图,边的权重可以是任意非负值。如果输入的边权值为负,Dijkstra算法可能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因为该算法不适用于存在负权边的图。此外,程序没有处理多重边的情况,如果图中可能存在多条连接同一对节点的边,可能会导致最短路径计算错误。 总结来说,这个C语言程序利用贪心策略的Dijkstra算法解决了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适用于加权无向图。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该程序,例如添加错误检查、支持负权边的算法(如Bellman-Ford算法)或者改进数据结构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