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设计方法与模块独立性

需积分: 50 9 下载量 18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5.61MB PPT 举报
"软件工程第四章 - 软件工程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包括概念、模块独立性、耦合与内聚、模块结构图等内容。" 在软件工程领域,结构化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旨在通过系统化的过程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这一章主要围绕结构化设计展开,介绍了其基本概念、原则和实践。 4.1 结构化设计概述 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 SD)是基于数据流的,它以结构化分析阶段的成果作为基础,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软件需求说明书。设计过程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总体设计关注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划分模块并确定它们的功能、接口和相互关系。详细设计则关注每个模块的具体实现细节。 4.1.2 模块独立性 模块独立性是软件设计的关键原则,它由耦合和内聚两个标准衡量。耦合度量模块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耦合意味着模块间的联系紧密,降低了模块的独立性。内聚则度量一个模块内部元素的紧密结合程度,高内聚的模块意味着其功能集中,独立性强。 - **模块**:是构建软件的基本单元,可以是程序、子程序或特定工作流程。模块由输入、输出、处理功能和内部数据组成,其中外部特性定义了模块的接口,内部特性则涉及实现细节。 - **模块结构图**:用于表示系统模块结构的图形工具,显示了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数据传递等。模块结构图中的符号包括模块、调用关系、数据流等,清晰地描绘了系统的组织结构。 结构化设计强调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1. **抽象**: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 2. **模块化**:将软件分解为独立的模块,便于单独开发、测试和维护。 3. **信息隐藏**:确保模块内部细节对其他模块透明,减少不必要的相互影响。 4. **模块独立性**:追求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以增强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软件工程师能够构建出更加高效、可靠且易于修改的软件系统。结构化设计方法不仅促进了软件开发的有序性,还提高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实际应用中,结构化设计方法与现代敏捷开发理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