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与CSS基础:伪类选择器详解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1.25MB PPT 举报
"伪类选择器-第1章(1)_HTML与CSS基础" 在Web开发中,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和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是构建网页的基础。本章节主要介绍HTML的基本结构和CSS中的伪类选择器。 HTML文档结构是构建网页的基础框架,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HTML标记、头部信息和文本主体。 1. HTML标记:`<html>` 是HTML文档的根元素,标志着文档的开始和结束。它包含了整个文档的头部(`<head>`)和主体(`<body>`)部分。 2. 头部信息:`<head>` 包含了文档的元数据,如文档标题(`<title>`)、字符编码声明(`<meta charset="UTF-8">`)等。这部分信息虽然不直接显示在浏览器窗口中,但对页面的解析和理解至关重要。 3. 文本主体:`<body>` 是网页内容的实际展示区域,包含所有要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的文本、图像、链接等元素。 在HTML中,元素以标记的形式存在,标记可以是成对的,如`<p>`和`</p>`,也可以是单个的,如`<br/>`。标记名称不区分大小写,且可以使用属性来提供更多定制,如`<a href="http://example.com">链接</a>` 中的`href`属性。 CSS是用来控制网页样式的关键工具。在本章节提到的伪类选择器,是CSS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用于定义元素在特定状态下的样式。常见的四种链接伪类有: - `link`: 未访问过的链接,默认状态。 - `visited`: 用户已访问过的链接。 - `hover`: 鼠标悬停在链接上时的状态。 - `active`: 链接被用户点击并激活时的状态。 例如,以下CSS代码将改变链接在鼠标悬停时的颜色和字体大小: ```css a:hover { color: green; font-size: 20px; } ``` 这使得当鼠标光标移动到链接上时,链接的颜色变为绿色,字体大小增加到20像素。 通过熟练掌握HTML的文档结构和CSS的伪类选择器,开发者能够精确地控制网页的布局和交互效果,从而创建出功能丰富、用户体验优秀的网页。在后续的学习中,还将涉及更多的HTML元素、属性,以及更复杂的CSS选择器和布局技巧,如盒模型、浮动和定位等,这些都是构建现代网页设计不可或缺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