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8GHz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研究与发展

需积分: 11 2 下载量 10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16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2010年11月发表在《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的,作者是陈俊和山宝李良,文章编号0253-374X201011-1675-07,DOI:10.3969/j.issn.0253-374x.2010.11.022,主要讨论了5.8GHz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的概况、系统构成、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5.8GHz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关键技术之一,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该技术基于无线数据通信,通过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在车辆与收费站之间进行无接触的数据交换,实现了车辆无需停车即可自动完成收费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公路收费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 2007年中国颁布的国家标准确定了5.8GHz作为国内ETC系统的工作频段。文章详细阐述了5.8GHz ETC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车辆上的车载单元(OBU,On-Board Unit)和路边的路侧单元(RSU,Roadside Unit)。OBU通常包含射频识别(RFID)技术,能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RSU则负责与OBU进行通信,收集车辆信息,并处理收费事务。 文章还深入探讨了5.8GHz ETC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车辆识别技术,它依赖于高效的RFID系统来准确识别高速行驶的车辆;以及安全认证机制,确保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防止欺诈行为。此外,信号传输和抗干扰能力也是ETC系统的重要技术挑战,因为5.8GHz频段可能受到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 在分析了当前技术状况后,作者提出了5.8GHz ETC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这包括提高通信距离和速率,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以及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优化交通管理和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ETC系统有望进一步融入智能交通系统,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涵盖了电子不停车收费、5.8GHz专用短程通信、车辆识别、车载单元和射频识别等核心概念,强调了这些技术在5.8GHz ETC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该论文对于理解ETC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