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高可用集群部署详解:架构、组件与步骤

需积分: 9 12 下载量 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7 收藏 484KB DOCX 举报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Kubernetes(K8s)高可用集群的部署方案,包括所用组件以及每一步的操作细节。该方案是在2019年5月4日制定的,针对生产环境设计,目标是实现K8s集群的稳定性与高效运行。 首先,高可用集群架构基于6台机器,分为3个master节点和3个node节点。在master节点上部署的关键组件有kube-apiserver(提供API服务)、kube-scheduler(任务调度)、kube-controller-manager(管理器控制)以及kube-proxy(代理服务)。同时,还部署了网络组件flannel用于容器间通信,以及数据存储集群Etcd,用于存储集群状态信息。 为了增强master节点的高可用性,部署了Haproxy和keepalived,前者作为负载均衡器,后者用于心跳检测和故障切换。在node节点上,部署的是Kubelet(负责与master通信并管理容器)、kube-proxy和基础组件Docker以及网络组件Flannel。 此外,文档特别提到了组件的具体版本要求,例如操作系统选择CentOS 7.6,Kernel为4.4,Kubernetes版本为v1.14.1,Docker支持多个版本(1.13.1到18.09),Etcd为v3.3.12,Flannel为v0.11,CNI-plugins为v0.7.5,以及CoreDNS版本1.4.0。 在实际部署环境中,步骤包括: 1. **组件版本确认**:确保操作系统、kernel、K8s、Docker等核心组件的最新或兼容版本。 2. **环境准备**:进行系统更新、安装必要的软件包、设置主机名和时间同步,并禁用SELinux以提高安全性。 3. **主机初始化**:按照文档指示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如安装NTP服务,确保时间同步,调整 SELinux策略以允许K8s组件正常运行。 部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以确保高可用性和集群的稳定性。通过遵循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在生产环境中搭建和维护一个健壮的Kubernetes集群。对于想要扩展或迁移现有系统的IT团队来说,这是一份宝贵的参考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