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CT图像重建:仿真实验与反投影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31 12 下载量 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1 收藏 1.19MB PPT 举报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实验,涉及代码实现和过程,主要包含断层成像技术的应用"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一种利用X射线束对物体进行扫描,通过计算获得物体内部结构的成像技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编程实现X-CT图像重建的计算机仿真实验。 实验首先涉及到创建一个名为“Sleep Logan模型”的仿真头模型。这一模型的生成基于像素位置确定其灰度值的算法。程序通过读取一个空白图像(text.bmp),然后使用两个嵌套的for循环遍历整个图像矩阵。对于每个像素,程序会调用Ellipse函数判断该像素是否位于特定椭圆内,从而决定其灰度值。Ellipse函数接收当前处理的椭圆编号、像素的行列坐标,并计算像素到椭圆中心的距离。如果距离小于等于1,表示该像素位于该椭圆内,将赋予特定灰度值。在坐标变换时,需要注意图像的原点被设置在中心,因此在计算时需要调整i和j的值,以适应X和y轴的正负方向。 在完成Sleep Logan模型的生成后,实验进入第二阶段——产生反投影数据。反投影是CT图像重建的关键步骤,它将投影数据转换回空间分布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点击“仿真投影数据产生”菜单,程序调用相关函数模拟X射线穿过仿真头模型后的投影数据收集。这一阶段通常涉及到傅里叶变换、滤波等操作,以便后续进行图像重建。 卷积反投影是常用的反投影方法,它结合了卷积和反投影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在实验中,这一步可能包括对投影数据进行滤波,然后进行反投影计算,将滤波后的投影数据恢复成体素空间的图像。 总体来说,这个实验深入地探讨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原理和技术,包括模型生成、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等核心环节。通过编程实现这些步骤,学生不仅可以理解CT成像的基本概念,还能动手实践,提升对这一复杂成像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