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课程-H-K算法详解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6.59MB PPT 举报
"H-K算法步骤-模式识别(国家级精品课程讲义)" 模式识别是一门涉及统计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旨在通过分析和理解数据来确定样本的类别属性。H-K算法,即Hartigan-Kong算法,是一种在聚类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常用于无监督学习场景,帮助我们将相似的数据点归类到同一组,即形成不同的簇。 H-K算法的步骤如下: 1. 标准化:首先,对训练样本进行预处理,进行符号规范化。这是为了消除不同特征尺度的影响,确保所有特征在同一水平线上,便于后续计算。规范化通常采用Z-score标准化或最小-最大标准化。 2. 置初值:初始化每个簇的中心,这可以随机选择训练样本作为初始中心。这些中心将随着算法迭代而不断更新。 3. 计算:接下来,根据当前的簇中心,将每个样本分配到最近的簇。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簇的中心,通常是簇内所有样本的均值。这个过程会重复,直到簇中心不再显著变化或者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在模式识别课程中,重点不仅在于掌握算法的步骤,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考试获取学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涵盖广泛,包括引论、聚类分析、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统计判决、学习、训练与错误率估计、最近邻方法以及特征提取和选择。例如,聚类分析是模式识别的基础,它通过不依赖先验类别信息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判决则涉及利用概率模型来决定样本最可能属于哪个类别。 教材和参考文献的选择有助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如《现代模式识别》、《模式识别-原理、方法及应用》和《模式识别(第三版)》,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通过学习模式识别,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还能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程还强调思维方式的改进,使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领域,终身受益。上机实习环节则让学生有机会亲手实践,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际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