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设计与分析:模块化方法

需积分: 31 1 下载量 5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777KB PPT 举报
"Meyer提出的五条标准-第4章 结构化设计" 在软件工程领域,Meyer提出的五条标准对于结构化设计至关重要。这五条标准旨在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效率。具体包括: 1. **模块可分解性**:这一标准强调将复杂问题分解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子问题,通过模块化的方式降低整体复杂度。模块化设计使得每个模块具有单一、明确的责任,从而简化了理解和调试过程。 2. **模块可组装性**:此标准提倡利用已有的、经过验证的模块来构建新的系统。这种复用性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了重复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新系统的可靠性,因为已有的模块已经被测试和优化过。 结构化设计,特别是第4章所探讨的,是软件工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它通常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步。概要设计阶段,设计师根据软件规格说明对软件进行功能分解,将软件划分为多个模块,并设计出模块间的结构关系。详细设计阶段则专注于每个模块的具体实现,确定算法和数据结构。 4.1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分析有紧密联系。分析阶段解决了软件要做什么(what),而设计阶段则确定如何去做(how)。分析结果为设计提供了基础信息,而设计则是将需求转化为软件表示的过程。 软件设计的目标包括创建软件的物理元素模型,以及设计软件的结构,明确每个程序由哪些模块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设计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模型(如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和状态转换图)是设计的输入,设计师依据这些模型分别进行数据设计、体系结构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 将分析模型转换为设计的过程中,数据词典、数据流图等分析产物被用来指导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体系结构设计,而状态转换图则用于过程设计。在设计阶段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到软件的开发质量和后期维护的难易程度。 1. **数据设计**:这一阶段涉及到将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和实体-关系图转化为具体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确保数据的正确存储和处理。 这些原则和步骤构成了结构化设计的核心,旨在创建清晰、可维护的软件系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遵循这些标准和方法,开发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构建出满足需求并易于扩展的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