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源代码解析:实模式setup阶段

需积分: 9 8 下载量 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414KB PDF 举报
“Linux内核源代码导读,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 在深入理解Linux内核源代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遇到“实模式setup阶段”。这部分代码是Linux启动过程的关键环节,负责进行体系结构相关的硬件初始化。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如32位的x86架构,setup的具体实现会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准备系统的运行环境。 在32位的x86平台,setup的入口点位于`arch/x86/boot/header.S`中的`_start`。这个汇编语言程序段是内核加载的起点。代码片段4.1.节展示了`header.S`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将代码段、数据段、附加段和堆栈段设置为相同的值,这通常是将CS(代码段寄存器)、DS(数据段寄存器)、ES(附加段寄存器)和SS(堆栈段寄存器)都设置为当前CS的值,然后清零堆栈指针SP。接下来,启用中断(STI)和清除方向标志(CLD),这些都是系统初始化的重要步骤。 在初始化过程中,还会有一个消息循环,它通过BIOS中断服务调用(INT 0x10)显示错误消息。例如,如果用户尝试直接从软盘启动,系统会显示一条错误信息,告知用户该操作已不再支持,建议使用引导加载器程序。这部分代码展示了早期启动阶段如何与硬件交互,以及如何通过BIOS服务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 除此之外,`header.S`中还有一些其他定义,比如`.section ".bsdata","a"`声明了一个名为`bugger_off_msg`的数据段,存储了错误提示字符串。还有`.section ".header","a"`定义了一个名为`hdr`的全局变量,包含了如setup段的数量(`setup_sects`)、根文件系统的标志(`root_flags`)、系统大小(`syssize`)、RAM磁盘大小(`ram_size`)、视频模式(`vid_mode`)以及根设备号(`root_dev`)等信息,这些都是启动时必须的配置数据。 理解Linux内核源代码的过程是一个挑战,但也是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和技术的宝贵机会。通过分析setup阶段的代码,我们可以了解系统如何从硬件层面开始启动,并逐步构建出完整的运行环境。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提供的这份“Linux内核源代码导读”资料,无疑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过程的宝贵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