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算法实践:集合运算与代码实现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5 收藏 191KB DOC 举报
"该资源包含了数据结构算法的实践应用,特别是集合运算的实现,使用了链表作为数据结构。代码示例中展示了如何通过向前链表实现集合的差集(A-B)和并集(B-A),并提供了初始化链表、遍历链表以及处理两个链表的函数。" 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学习中,链表是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允许在任意位置插入和删除元素,不同于数组需要预先分配连续内存空间。在这个实例中,链表被用来表示集合,每个节点存储一个字符元素,链接指向下一个元素。主要涉及的知识点包括: 1. **链表结构**:链表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部分(在本例中是字符`info`)和指针部分(`link`),用于连接到下一个节点。链表的头节点`head`通常用于操作的起点。 2. **向前链表**:这里的链表是单向链表,因为每个节点只有一个指向后继节点的指针。与双向链表不同,单向链表不能直接向前移动,只能从头节点开始按顺序遍历。 3. **初始化链表**:`initial()`函数负责从用户输入创建链表。它通过不断读取字符,直到遇到换行符,然后创建新的节点并将其添加到链表中。 4. **链表遍历**:`travel(ptr)`函数用于打印链表中的所有元素,从`ptr`所指的节点开始,直到链表末尾。 5. **集合运算**:`process(la, lb)`函数实现了集合的差集和并集。它遍历集合B(`lb`)中的每个元素,检查这个元素是否在集合A(`la`)中。如果在,就从A中移除;如果不在,就将元素添加到结果集中。这样,最后得到的`la`链表就是(A-B)U(B-A)的结果。 6. **内存管理**:在处理过程中,使用`malloc()`动态分配新节点,并在找到重复元素时使用`free()`释放内存,以保持内存的有效使用。 7. **主程序`main()`**:用户通过输入来创建两个集合A和B,然后调用`initial()`和`travel()`函数来显示集合,最后调用`process()`处理集合的运算并显示结果。 这些代码示例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平台,帮助学习者理解和练习数据结构(链表)和算法(集合运算)。通过这个实例,可以深入理解链表操作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