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中国农作物需水量研究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1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41MB PDF 举报
"气候变化下我国主要农作物需水变化 (2014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这篇2014年的论文通过分析1960年至2009年期间全国93个气象站的气候数据,深入探讨了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大豆和水稻的蓝水蒸散量及年蓝水需水量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这近50年里,全国平均温度上升了1.1℃,尤其是在19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的速度加快,北方地区的升温幅度超过了南方。 农作物的蓝水蒸散量,即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消耗的地表淡水,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1990年代以前,降雨量是影响蓝水蒸散量的主要因素;然而,自1990年代起,气温的升高成为主导因素。随着气候变暖,农作物的蓝水蒸散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体上蒸散量减少,但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作物的蓝水需水量反而有所上升。 这些变化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建议,通过调整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尤其是优化蓝水需求较高的作物布局,可以有效地缓解气候变化给北方地区农业水资源带来的压力。这种策略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气候变化、蓝水、蓝水蒸散量、农业需水。该研究的成果对于农业政策制定者、水资源管理者以及农业科学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应对气候变化下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并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