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古里河高钾玄武岩含水性研究:傅立叶光谱分析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770KB PDF 举报
"高钾玄武岩的含水性研究:以东北小古里河新生代玄武岩为例"
这篇论文是首发论文,由陈欢和夏群科共同撰写,主要探讨了高钾玄武岩的含水性问题,以东北小古里河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作为研究对象。水在岩浆作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有显著影响。作者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来测定玄武岩中单斜辉石斑晶(Cpx)的水分含量,以此推断岩浆源区的含水特性。
通过FTIR测量,研究发现小古里河玄武岩的"原始"熔体含有较低的水含量(0.38±0.11wt%),这个值处于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s)和洋岛玄武岩(OIB)的范围之内。低水含量可能暗示了源区在熔融时的温度较高,这一发现与五大连池钾质玄武岩的高温熔融现象相吻合。此外,低水含量也表明源区中的富钾相不太可能是由于含水矿物金云母的存在,而是更可能源自脱水的沉积物,如干的钾锰钡矿。
论文关键词包括地球化学、单斜辉石斑晶、高钾玄武岩、水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这项研究对于理解地壳深部水循环、岩浆成因以及地幔交代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也为地质学家研究类似玄武岩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文章进一步可能涉及的内容可能包括:
1. 岩浆源区的温度与压力条件对玄武岩含水性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数据推算这些条件。
2. 水在玄武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如促进熔融、改变熔体性质等。
3. 不同类型玄武岩(如高钾玄武岩、大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的含水性差异及其地质意义。
4. 单斜辉石作为含水矿物的指示剂,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5. 地壳和地幔中水的循环过程及其对地球动力学的影响。
6. 脱水沉积物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它们对岩浆形成的影响。
这篇研究工作对于深入理解地球内部的水循环、地壳与地幔相互作用以及玄武岩成岩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24 浏览量
2021-05-13 上传
2012-12-12 上传
124 浏览量

weixin_38705014
- 粉丝: 4

最新资源
- 掌握ASP编程:100实用小程序示例
- Vivado 2016.1版本兼容Win10系统亲测可用
- Eclipse全屏插件:提升开发者的使用体验
- WE类库:轻松实现水印功能的必备工具
- TouchDown.js: 探索火星漫游者的AI路径算法
- RA8806控制的320240液晶显示程序源代码
- OpenCV和USB融合构建实时人脸跟踪系统
- 跨平台局域网即时通讯软件开发实践
- 员工满意度调查表分析报告
- XX ERP销售系统使用手册详细介绍
- AIDA64极致版2594:系统信息利器,注册版详细介绍
- Norton Process Viewer:专业进程监控无病毒木马威胁
- BabylonProV8.0.8绿色便携版:多语言翻译利器
- 阿默斯特学院开发JupyterNotebook地球物理学课程
- 哈工大TMS320LF2407课件:一手资料精选分享
- Flash编程实例:深入源文件解读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