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近岸带波浪传播统计分析:能量转移与波性质变化

需积分: 8 0 下载量 1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403KB PDF 举报
"近岸带波浪传播过程中波性质的统计对比分析 (2010年)" 这篇2010年的论文主要关注的是近岸带波浪在传播过程中的统计特性和变化规律。研究团队在粤东后江湾的垂岸方向上设立了四个测站,对同步观测到的波浪数据进行了深入的频域统计分析。他们的工作揭示了一些关键的发现: 1. 频谱多峰特征:在碎波带内,波浪的频谱呈现出明显的多峰特性。这表明波浪的能量分布不再集中在单一频率上,而是分散在多个频率上。这种现象可能与波浪破碎导致的能量分散有关。 2. 能量转移:在峰频两侧观察到了显著的能量峰值,这表明波浪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从峰值频率向两侧转移。这种能量分布的变化可能与波浪破碎、非线性效应以及波浪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3. 约束长波能量释放:当波浪经过破碎后,原本被约束的长波能量得以释放。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破碎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使得长波在近岸区变得更为显著。 4. 谱特性变化:随着波浪向岸边传播,谱宽度(ε)增加,表示波浪能量在频率上的分布变得更宽。同时,谱尖度(Qp)减小,这反映了波浪频率分布的集中程度降低。这两个指标的变化揭示了波浪变得更加复杂且不规则。 5. 波陡和周期变化:显著波陡(Ss)增大,意味着波浪的陡峭程度增加,即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小。而峰值周期(Tp)增大,平均周期(Tm02)减小,这表示波浪趋向于更长的单个波周期,但整体波列的周期变短,可能与波浪破碎及近岸折射、反射等现象有关。 论文的关键词包括近岸带、波浪统计、频域分析、波能和碎波带,表明研究的核心是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近岸区域的波浪行为。这项研究对于理解海岸动力学、波浪与海岸地貌的相互作用以及海岸工程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