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C51单片机中断处理流程详解

需积分: 19 0 下载量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3 收藏 2.56MB PPT 举报
中断处理流程图是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的专用微处理器如80C51系列单片机中。80C51系列单片机是无晶振或带片内ROM的可编程控制器,它具有集成的CPU、并行I/O接口、异步串行口、16位定时器/计数器和中断系统等硬件资源。这些功能使得它们在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采集等领域广泛应用。 中断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执行一条指令:在正常程序执行期间,CPU按照指令序列进行操作。 2. 中断请求:当系统遇到特定事件,如定时器溢出、外部输入等,会发出中断请求信号。 3. 关中断:为了防止在处理中断时被其他中断打断,程序首先会进入“关中断”状态,确保当前操作的完整性。 4. 开中断:在处理完当前指令或中断服务程序后,系统会重新开启中断,允许后续中断的处理。 5. 保护现场和断点:保存当前工作寄存器的状态和指令指针,以备中断处理后返回到中断前的位置。 6. 中断服务:CPU进入中断服务子程序,处理中断请求的具体任务。 7. 现场恢复:中断处理完毕后,恢复之前保存的寄存器状态和指令指针,回到中断前的操作点。 8. 决策:判断是否继续执行中断处理(Y)或返回到主程序(N)。 80C51系列单片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结构紧凑、功能强大和灵活性高。它有多种寻址方式,支持111条指令,具备五个不同的中断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中断处理优先级。片内集成了RAM和ROM,以及用于系统扩展的接口,如P0、P1、P2等I/O口,便于与其他硬件设备通信。 在硬件设计中,MCS-51系列单片机(如80C31、8051、8751和89C51)采用了不同的封装形式,例如40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引脚功能明确,如P0和P2口作为通用I/O,而P1口则有专门的定时器、中断引脚和数据传输接口。时钟信号通过XTAL1和XTAL2与外部晶体振荡器相连,确保系统的稳定时钟源。复位信号RST/VPD可用于系统初始化。 中断处理流程图是80C51单片机设计中的核心环节,理解这个流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对于构建高效、可靠的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至关重要。掌握80C51系列单片机的特性和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其中断功能,实现对各种测量控制任务的精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