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解析:生地与三七如何减轻雷公藤肝毒性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1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579KB PDF 举报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清络通痹方配伍生地和三七对雷公藤肝毒性的影响,谢彤,李桓,陆艳,单进军,周学平" 这篇论文聚焦于中药复方"清络通痹方"的研究,特别是其在减轻雷公藤肝毒性方面的效果。雷公藤作为一种具有显著药效但同时带有肝毒性的中药材,其使用一直受到安全性的限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异类相制"的配伍原则,即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来减少或消除毒性,设计了包含生地和三七的清络通痹方。 该研究采用了代谢组学技术,具体是高效液相-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杂交质谱(HPLC-LTQ-Orbitrap-MS)来分析大鼠血浆和肝脏中内源性代谢小分子的变化。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构建模型,以识别不同组别大鼠的代谢模式差异。结果表明,雷公藤+生地组的代谢状态更接近于清络通痹方组,显示出生地在减毒方面有显著作用。 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了4种血浆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和8种肝组织匀浆液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涉及到糖代谢、甾体类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磷脂代谢等多个关键生理过程。其中,生地主要影响糖脂代谢,而三七则对脂肪代谢产生显著影响。 这些发现从代谢组学角度证实了生地和三七在配伍后的协同减毒效应,为中医理论的"异类相制"提供了实证支持,并揭示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在分子水平上改善雷公藤的肝毒性。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中药复方药理机制的理解,也为雷公藤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新的策略,同时也强调了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代谢组学;清络通痹方;雷公藤;肝毒性;生地;三七;异类相制
2023-05-1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