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开采端头煤柱体冲击机理与防治策略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1.4MB PDF 举报
"该研究由郭金刚、王伟光、杨增强等人在《矿业科学学报》发表,探讨了深部开采中工作面端头L形区煤柱体的冲击机理及其防治策略。研究基于宝积山煤矿705综放工作面的冲击地压事件,分析了煤柱体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受力状态和力学行为,并建立了煤柱体失稳与作用载荷的关系模型。通过FLAC3D软件模拟,发现静载荷的变化对煤柱体失稳引发冲击地压的影响超过动载荷,静载荷相当于冲击能的存储器,而动载荷则成为触发冲击的因素。因此,提出了锚网索支护配合高压水射流巷帮卸压的协同防治方法,模拟结果显示,这种防治方案能形成强弱强(3S)的防冲结构,使围岩应力分布均衡,有利于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本文是针对煤炭开采中的一项关键问题——深部工作面冲击地压的防治进行的深入研究。在深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端头的L形区煤柱体常常因失稳而诱发冲击地压,这对矿井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宝积山煤矿705综放工作面5次冲击地压事件的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煤柱体在特定围压条件下的力学响应特征。他们发现,煤柱体的稳定性不仅受到自身承受的静载荷影响,还与动态载荷密切相关。 在FLAC3D软件的辅助下,采用应变软化模型模拟了静载荷和动载荷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煤柱体的失稳更易受静态载荷变化的影响,静态载荷在其中起到了积累能量的作用,而动态载荷则是触发煤柱体破坏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冲击地压的触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防治策略,即采用锚网索支护结合高压水射流巷帮卸压的方式,以协同作用来减轻和预防冲击地压。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这种防治方法可以实现围岩应力的合理分布,形成强弱强的防冲结构,有助于减小巷道弯矩,从而提高巷道稳定性,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 这一研究的成果为深部矿井冲击地压的防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保障矿工安全和提升矿产资源开采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关键词包括:冲击地压、L形区煤柱体、动静载荷、锚网索支护、高压水射流卸压和防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