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聚类法详解与Matlab实现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25 200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13 收藏 411KB DOC 举报
"系统聚类法是一种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它通过计算样本间的距离来进行无监督的分类。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聚类法的概念、步骤以及如何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实现。聚类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考古、地质、天气预报等,它通过寻找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来构建类别。在系统聚类法中,每个分类对象被视为一个样品,通过选定的特征变量测量其属性。数据矩阵是分析的基础,其中包含所有样品的特征变量观测值。计算样品之间的距离是关键,常用的有Minkowski距离,包括绝对值距离、欧氏距离和切比雪夫距离。当特征变量的尺度和单位不同时,需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距离计算的公正性。" 系统聚类法是一种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大量样品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这种方法依赖于样品之间的相似度,通常以距离作为衡量标准。在系统聚类过程中,首先计算每对样品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这些距离信息构建样品的分类树(dendrogram)。系统聚类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准备**:确定样品和特征变量,测量每个样品的特征变量值,形成样本资料矩阵。 2. **距离计算**:使用合适的距离度量方法(如Minkowski距离)计算所有样品对之间的距离。Minkowski距离包括三种特殊情况:[pic] = 1对应曼哈顿距离(Cityblock distance),[pic] = 2对应欧几里得距离,[pic] = ∞对应切比雪夫距离。 3. **相似性矩阵构建**:基于计算出的距离,构建样品之间的相似性矩阵,通常采用的是距离的逆或者倒数。 4. **归并策略**:选择两个最近的样品或类别进行合并,更新相似性矩阵,然后重复此过程,直到所有样品都合并为一个类别,或者达到预设的类别数。 5. **形成分类树**:通过记录每次归并的顺序,可以构建出一个层次结构的分类树,表示样品之间的关系。 在Matlab中实现系统聚类,可以调用`linkage`函数,该函数接受样本矩阵和距离度量方法作为输入,返回一个链接矩阵,描述了样品之间的关系。然后,可以使用`dendrogram`函数绘制分类树。为了更好地处理不同尺度的特征,可能需要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操作,如使用`zscore`或`normality`函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例如选择合适的距离度量、处理异常值、确定最佳类别数等。在实践中,可能需要结合领域知识和可视化工具来优化分类结果。最后,上机作业可能包括根据给出的数据集应用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并解释分类结构。 系统聚类法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通过Matlab的函数支持,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种数据集,帮助研究人员和分析师探索数据的内在结构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