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高耸石结构抗震可靠度评估与泉州古塔案例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0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314KB PDF 举报
高耸石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1992年)是一篇针对闽南地区传统石结构建筑在地震中抗震性能的研究论文。作者林建华以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背景,选取地震烈度和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作为地震强度的关键参数,对这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并通过随机振动分析来探讨石结构在地震下的反应特性。 在文章中,作者首先明确了结构抗震可靠度的概念,它指的是结构在基准期内,在正常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下,对于随机地震作用下不会超过承载力极限或变形能力极限的概率。与确定性分析不同,抗震可靠度研究需考虑地震烈度和加速度峰值的随机性,这涉及到概率性结构动力学的运用。 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震烈度与加速度峰值的统计关联:作者假设地震烈度和加速度峰值之间存在函数对应关系,并分析了其随机性和分散性。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作者可以计算出特定烈度对应的加速度峰值发生的概率,以及在使用期内发生特定烈度地震的概率。 2. 结构条件破坏概率的计算:通过结构的随机动力反应分析,得出结构在遭遇特定地震参数组合时的条件破坏概率。这是通过全概率理论,结合地震烈度和加速度峰值的概率分布,对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做出量化评估。 3. 以泉州东西古塔为例:文章以著名的泉州东西古塔为例,这两个高耸的石结构建筑虽经受住1604年大地震的考验,但作者通过计算其抗震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可靠度,探讨了如何在地震风险较高的地区确保这类石结构的长期安全。 4. 实际意义与应用:深入研究石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对于震害预测、抗震设计和加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现有石结构的安全性,还能指导未来类似建筑的设计策略,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 这篇论文不仅提供了石结构抗震分析的方法论,还为实际工程中石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