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水线制图与多时相SAR变化检测

1 下载量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1.55MB PDF 举报
本文是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在2014年8月的《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上,题目为“基于多时相高分辨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Airborne SAR)影像的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的水线制图与变化检测”。该研究对于地震灾害后的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大型堰塞湖如唐家山堰塞湖的洪水评估和预警。 唐家山堰塞湖是汶川地震后由山体滑坡和岩石崩塌产生的众多堰塞湖中最显著的一个,对周边地区的居民构成了严重威胁。作者利用多时相的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通过一种结合了不同技术的综合方法,实现了对堰塞湖水线的精准制图以及变化的持续监测。这种方法包括子区域强度阈值分割、形态学操作和局部高斯分布拟合能量(LGDF)为基础的主动轮廓模型(Active Contours Model, ACM)。 首先,子区域强度阈值分割被用来识别SAR图像中的水面区域,这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初步处理步骤,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可以区分出湖泊与其他地表特征。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受光照条件、天气影响以及反射率差异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后续的处理来提高精度。 接下来,形态学操作如开闭运算、腐蚀和膨胀等被用于去除噪声、填充空洞并优化边缘定义,使得水线提取更加准确。这些操作有助于减少误分类,确保水线边缘的完整性。 最后,LGDF-ACM模型则是一种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它能够根据局部图像的统计特性动态调整轮廓,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和水线形状。通过这个模型,研究者能够在不依赖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跟踪和提取水线随时间的变化,这对于实时监测湖水位变化,预测潜在的洪水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地震灾害后的紧急响应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不仅有助于快速评估灾害影响,还为制定防洪策略和减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结合高精度遥感数据和智能分析技术的方法在地质灾害研究和应急响应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