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矿井水悬浮物特性分析:粒径、分布与影响因素

0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44MB PDF 举报
"淮南矿区矿井水中悬浮物粒径特性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淮南矿区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粒径特性及其分布情况。通过对淮南矿区的矿井水进行系统性的采样和测试,研究发现未经处理的矿井水原水悬浮物含量较高,预沉沉砂池处理后,悬浮物含量降至130~554 mg/L。在以综合掘进和综合开采为主的矿井中,矿井水悬浮物表现出含量高、粒径细小且不易自然沉降的特点,平均粒径集中在1.45~21.16微米之间,其中粒径小于30微米的悬浮物占比超过90%。这些特征表明,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粒径分布主要受煤矿开采和挖掘作业方式的影响,而非悬浮物含量的高低。 悬浮物粒径的大小和分布对于矿井水的处理和环境影响至关重要。粒径细小的悬浮物可能增加处理难度,因为它们不易通过自然沉降去除。这给矿井水的净化带来挑战,可能需要采用更先进的过滤或化学沉淀技术来降低悬浮物含量,以满足环保标准和再利用要求。同时,这些微小颗粒还可能影响矿井水的透明度,影响井下作业安全,并可能携带有害物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此外,文章指出,矿井水悬浮物的特性与开采方式紧密相关。综掘和综采作业导致的岩石破碎更细,产生的悬浮物粒径更小,这提示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开采技术采取相应的悬浮物控制措施。例如,改进开采工艺,减少岩石破碎程度,或者在开采过程中采用湿法作业以减小悬浮物的生成。 矿井水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对矿井水中悬浮物粒径特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理策略和技术创新。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开采技术,减少对水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矿井水、悬浮物、粒径特性、粒级 参考文献包括变频节能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大断面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支护技术等多个与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研究,体现了当前煤矿行业对技术创新和环保问题的关注。文章作者谢毫是高级工程师,专注于环境保护研究,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专业背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