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存储器系统:平衡速度、容量与成本

需积分: 15 0 下载量 18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886K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多级存储器系统来满足计算机对存储器在速度、容量和成本上的需求。文章指出,利用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结合不同性能特性的存储介质,如CPU、DRAM等,通过分块调入不同层次的存储器,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此外,还提到了高速缓存CACHE、虚拟存储器、相联存储器和存储保护等多级存储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相关概念。"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存储器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CPU性能的提升速度远超动态随机访问内存(DRAM)的性能提升,导致两者之间的性能差距逐年增大。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并优化整体系统性能,计算机科学家提出了多级存储器系统的设计理念。 多级存储器系统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层次结构,将不同性能和成本的存储器结合在一起。最顶层通常是高速缓存(CACHE),它由静态随机访问内存(SRAM)构建,尽管成本较高,但速度极快,用于存放最近频繁使用的数据和指令。中间层是主存储器(通常由DRAM组成),容量较大,速度次之。底层则可能包括硬盘等慢速但高容量的外部存储设备。 主存储器的多体结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读写速度,通过实现多个独立的存储体,可以并发执行读写操作,尤其适用于体现程序运行局部性的场合。多体结构可以按照低位地址交叉编址,也可以采用一体多字的方式设计,以增加并行处理能力。 层次存储器系统的目标是确保在提供尽可能快的访问速度的同时,兼顾存储容量和成本效益。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将程序和数据按需调入合适的存储层级,这样既能满足高性能应用的需求,也能保证经济性。 高速缓存(CACHE)是多级存储器中的关键部分,它作为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缓冲,减少CPU等待数据的时间。虚拟存储器则是通过在主存储器和外部大容量存储之间建立映射,使得程序可以超出物理内存的限制运行。相联存储器允许非顺序地址访问,常用于实现快速查找功能。而存储保护机制则确保各进程间的数据安全,防止非法访问或破坏。 多级存储器系统是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以实现性能、容量和成本之间的平衡,从而满足计算机系统对存储需求的复杂要求。这一设计策略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得到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