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网络设备操作与连接调试

0 下载量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3 收藏 541KB DOC 举报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北京交通大学-程煜钧10211004.doc" 本文档是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程煜钧的综合实验报告,主要涉及的是计算机网络方向的实践内容。实验的核心是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与连接调试,旨在提升学生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管理和配置能力。 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与连接调试 这部分实验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数据传输中的基本功能。路由器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包转发,而交换机则在局域网内实现数据帧的交换。 2. **CLI命令行界面操作**:实验中提到的“concole方式”是指通过命令行接口(CLI)对设备进行配置。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CLI命令,如查看设备状态、配置接口、设置IP地址等。 3. **网络设备配置**:学习如何配置网络设备的接口,包括物理端口设置、VLAN划分、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以及NAT转换等。 4. **网络连接与故障排查**: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正确连接网络设备,以及在网络出现连接问题时,使用ping、traceroute等工具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 5. **网络协议理解**:实验可能涉及到TCP/IP协议栈,包括IP、TCP、UDP等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报文结构,以及DNS、DHCP等服务的配置与应用。 6. **网络安全**:基础的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用于限制网络流量和保护设备免受非法访问。 7. **实验报告编写**:完成实验后,学生需整理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形成书面报告,展示其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整个实验过程旨在让学生熟悉网络设备的实际操作,增强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为未来从事通信工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指导教师卢燕飞的角色可能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解答疑惑,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2023-03-11 上传
班级 研01-12 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学 院 : 通信工程学院 班 级 : 研01-12 专 业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姓 名 : 2012年11月 目录 实验一 数字基带仿真实验 1 1.1 实验目的 1 1.2 实验原理 1 1.2.1 差错控制原理 1 1.2.2 跳频扩频原理 3 1.2.3 保密通信原理 4 1.3 实验内容 4 1.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5 1.4.1 差错控制 5 1.4.2 跳频 7 1.4.3 加密解密 12 实验二 通信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分析 14 2.1实验目的 14 2.2实验原理 14 2.2.1 数据传输的流量控制 14 2.2.2 误码和差错控制 15 2.2.3 信道共享技术 15 2.3实验内容 16 2.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7 2.4.1 性能仿真 17 2.4.2. 速率测试 22 2.4.3. 文件传输 24 实验三 无线多点组网 27 3.1 实验目的 27 3.2 实验原理 27 3.2.1 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27 3.2.2 路由技术 28 3.2.3 广播和组播 28 3.2.4 Ad hoc网络 28 3.3 实验内容 28 3.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29 3.4.1 组网过程 29 3.4.2 单跳与多跳转接 31 3.4.3. 单播(Unicast) 31 3.4.4. 路由协议 32 3.4.5. 广播(Broadcast)与组播(Multicast) 32 实验四 语音传输 34 4.1 实验目的 34 4.2 实验原理 34 4.2.1 脉冲编码调制 34 4.2.2 连续可变斜率增量调制 35 4.2.3 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 36 4.2.4 内部通话与数据传输的工作过程 36 4.2.5 蓝牙设备的身份切换 37 4.3 实验内容 37 4.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38 4.4.1 参数相同时的波形 38 4.4.2 相同误码率不同频率的波形 39 4.4.3 用蓝牙连接的传输过程 42 实验一 数字基带仿真实验 2 实验目的 此实验软件主要对蓝牙(bluetooth)技术中基带信号处理方法作了仿真,包括差错控 制方法、跳频扩频原理以及保密通信等。本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利用本软件对通信系统特 别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基带信号处理方法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有以下几个目的: 1、理解基带传输中的差错控制方法、差错控制编码分类及其纠检错能力;了解差错控制 编码的生成和纠、检错方法。 2、理解扩频通信(特别是跳频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优缺点。 3、理解两种加密体制的异同;了解保密通信的全过程,以及密钥在保密通信中的作用。 1.2 实验原理 本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差错控制原理,调频扩频原理,保密通信原理等。 1.2.1 差错控制原理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码元波形将变坏。接收端收到后可能 发生错误判决。一般理论中,合理设计基带信号,选择调制解调方式,采用时域、频域 均衡,以此来降低比特误码率,但是在实际中,许多通信系统的比特误码率并不能满足 实际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差错控制。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检错重发(简称ARQ) 、前向纠错(FEC)、混合纠错(HEC)。 通常差错控制编码的实现方法:在发送端将被传输的信息附上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 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然后在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校 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发生错误,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的关系 就受到破坏,从而接收端可以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蓝牙基带包中采用的差错控制编 码如下: a.包头附加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保证包头的完整性,该差错控制通常被称为包头检查 (HEC)。 HEC的生成示意图见图1。在产生HEC前,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LFSR)需要 初始化。为易于理解,初始化值采用设备的高8位地址(UAP)。输入数据为10位的包头 信息(低位先入)。输出数据为包头信息(10位,低位先出)+HEC(8位,低位先出)。 在接收端,恢复包头信息的示意图与图1同。此时,输入数据为18位的附加HEC的包头数 据。若8位寄存器的结果值全为0,则说明包头信息传输正确;反之,则说明包头信息传 输错误,需重传。 图1 HEC的生成示意图 b.有效载荷校验(采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添加到有效载荷中的16位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用来判断有效载荷数据传送得 是否正确。该16位码通过CRC- CCITT多项式210041(8进制表示)生成,见图2的生成示意图。在生成CRC码前,采用设 备的高8位地址初始化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实验中规定输入数据为80位的有效载荷信息 (低位先入)。输出为有效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