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存储器详解:片选端译码在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需积分: 15 3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48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主要总结了片选端译码在存储器系统中的应用,尤其在汇编语言和实验环境下的理解。文章提及存储芯片的片选控制端可视为最高位地址线,与地址空间的选择及高位地址译码密切相关,并讨论了如何通过片选无效来降低功耗。同时,资料涵盖了存储器系统的多个方面,如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芯片的结构等。" 在存储器系统中,片选端译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存储芯片的片选控制端用于决定哪些设备或存储单元会被激活。这根控制线可以被视为最高位地址线,因为它与系统的地址总线相连接,参与决定地址空间的划分,例如区分I/O设备和存储器(M*信号)。当片选信号有效时,对应的存储芯片将被选中,其内部的输出驱动机制启动,允许数据的读取和写入;而当片选信号无效时,存储芯片的输出被关闭,这有助于减少系统功耗。 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M又细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前者速度快但集成度低,常用于缓存和小容量系统;后者速度较慢但集成度高,适用于构建大容量主存。ROM则包括掩膜ROM、PROM、EPROM、EEPROM和闪存等,各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和擦写特性。 存储器芯片的结构主要包括存储体、地址译码电路和控制逻辑。存储体是实际存储数据的地方,地址译码电路则根据输入的地址码来选择要访问的具体存储单元。控制逻辑负责片选操作和读写操作的控制,确保数据正确地在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 在实验环境下,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汇编编程和硬件接口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利用片选信号实现对不同存储芯片的有效控制,以及如何结合地址线和控制信号来构建高效、低功耗的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