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道路可达性分析:数据预处理与栅格计算详解

需积分: 50 48 下载量 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8 3 收藏 2.39MB DOCX 举报
道路可达性分析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方法,用于评估特定区域内各个地点之间的可达性。这项技术在城市规划、交通分析、应急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分析的主要步骤和技术要点: 1. **数据准备**: - 点要素:poi_city,代表城市中的兴趣点,如公交站、商业中心等。 - 线要素:包含权重信息的路网,如道路等级、速度限制等,是计算可达性的基础。 - 面要素:行政区划面,用于定义分析区域范围,这里是江苏省。 2. **数据预处理**: - **路网属性处理**: - 新建字段cost,赋予道路权重相应的成本值,比如高等级公路cost值较低,低等级公路较高。 - **行政区划面属性处理**: - 统一行政区划面的数值字段或新建一个UserID字段,赋值为常数,便于后续操作。 3. **栅格化和重分类**: - **道路栅格化**: - 使用FeaturetoRaster工具将线要素转化为栅格数据,输出像元大小根据坐标系调整,WGS84坐标系下建议设为0.008,投影坐标系下参考1000米。 - **道路栅格重分类**: - 对路网空白区域赋值,确保数据完整性。 4. **道路栅格裁剪**: - 去除超出江苏省范围的部分,通过行政区划栅格进行逻辑裁剪,确保分析区域局限在江苏范围内。 5. **成本距离计算**: - **成本距离工具**: - 在GIS软件中找到成本距离工具,注意图层名应避免中文字符。 - **环境设置**: - 设置处理范围与行政区划面图层一致,以确保计算覆盖完整。 - **栅格计算**: - 将成本距离数据转换为实际可理解的时间单位,如将秒转换为小时,公式为“costdis”除以600000。 6. **最终输出**: - 生成的道路可达性栅格图层表示了从每个兴趣点到其他地点的成本,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于可视化分析、路径规划和资源分配决策。 道路可达性分析通过整合不同数据源,运用GIS工具进行预处理、栅格化和计算,最终得出一个量化可读的可达性矩阵,有助于理解和优化区域内的交通网络布局和服务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