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质量属性详解:跨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1-04 收藏 2KB ZIP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系统质量属性是指软件系统或信息系统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业务目标,需要具备的一系列非功能性特征。这些属性通常不直接参与系统的主要功能,但是它们对于系统的整体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至关重要。本摘要将详细介绍系统质量属性的分类、含义以及它们在系统设计和开发中的重要性。 1. 非功能需求(NFR) 非功能需求是指除了功能性需求之外的所有需求,它们通常涉及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非功能需求定义了系统应该如何工作,而不是系统应该完成什么工作。 2. 跨功能约束(CFC) 跨功能约束强调了在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需要满足的一系列约束条件,这些条件往往与项目的业务目标、法规要求或技术限制相关。它们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组件的设计。 3. 服务质量规范(QoSS) 服务质量规范是针对提供服务的系统所制定的标准,它确保系统可以持续、可靠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QoSS通常包括对系统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具体要求。 4. 可访问性 可访问性是指系统对于有特定需求(如残障人士)的用户的友好程度。它要求系统设计时考虑用户的不同能力和限制,确保系统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可以被所有人使用。 5. 可注释性和责任 可注释性指的是系统是否能够记录关键的操作和事件,便于事后审查和分析。责任则强调了在发生问题或错误时,系统是否能够追踪到具体的责任人或原因。 6. 适应性 适应性是系统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做出调整的能力。例如,一个具有高适应性的系统能够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变化快速调整其功能和服务。 7. 管理性 系统管理性关注于系统运行时的管理活动,包括监控、配置、报告等。一个易于管理的系统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8. 性能、成本和计划约束的平衡 在系统生命周期内,需要在性能、成本和计划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这意味着在不牺牲性能和可靠性的情况下,需要有效控制成本并遵循既定的项目进度。 9. 响应性 系统对于市场和业务变化的响应能力,反映了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并及时调整自身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 10. 审计和合规性 系统需要提供足够的审计能力和工具,以支持对系统内部活动(如账户、日志、记录、流量等)的独立检查。同时,系统应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11. 自主决策能力 某些系统需要具备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内置逻辑和规则做出决策的能力,这种自主性是实现高级自动化和服务质量的关键。 12. 自动化交互能力 系统应能够支持与内部组件、外部系统或测试工具等进行自动化的交互,这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升整体的系统响应速度。 13. 原子性 在涉及交易处理的系统中,原子性确保了交易的完整性,即交易要么完全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没有中间状态。这是维护系统一致性和数据完整性的重要质量属性。 14. 可用性 系统的可用性是指系统在指定时间内可被使用的程度。它通常是通过系统的正常运行时间与总时间的比率来衡量的。 15. 兼容性 兼容性涉及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的能力,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各个层面的兼容。一个兼容性好的系统可以减少与其他系统集成时遇到的问题。 16. 可组合性、可配置性和可控制性 这些属性通常与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有关。可组合性强调系统可以被分解和重新组合;可配置性允许用户根据需要调整系统的行为和功能;可控制性则确保系统可以根据预定的规则和策略进行操作和管理。 系统质量属性的深入理解和正确应用对于确保系统的成功交付至关重要。在系统开发的每个阶段,从需求收集到设计、实施、测试和部署,都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质量属性,以保证系统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