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启动:压缩内核加载流程解析

需积分: 9 2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54KB DOC 举报
"本文将详细解析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重点关注压缩内核加载方式,同时概述特定体系结构设置和Linux系统初始化的关键步骤。" 在Linux操作系统中,内核启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标志着系统从硬件层面转向软件层面的控制。Bootloader完成基本的系统初始化任务后,会将控制权传递给Linux内核。对于Linux内核的启动,有两种常见的方法:Flash本地运行方式和压缩内核加载方式。 1. 压缩内核加载方式 这是Linux内核启动的常见方式,内核被压缩并存储在Flash中。启动时,Bootloader会加载一个解压程序,该程序将压缩的内核映像读入内存并解压,然后执行。解压后的入口点通常是`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S`。这种方式虽然复杂,但因为内存访问速度快,所以启动速度较快。 2. Flash本地运行方式 内核未经压缩,直接在Flash中运行,入口点通常是`arch/arm/kernel/head_armv.S`。不过,此方法不在本文的详细讨论范围内。 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压缩内核的启动流程: - **特定体系结构设置** 这个阶段由汇编语言文件`head-armv.s`处理,它是Bootloader将控制权交给内核后运行的第一个程序。`head-armv.s`会进行以下操作: - 配置系统寄存器以适应硬件环境; - 初始化ROM、RAM和总线控制寄存器,确保系统运行的基础条件; - 设置堆栈指针,为后续程序执行准备; - 清零bss段,即未初始化的数据区; - 修改程序计数器(pc),跳转到`start_kernel`函数,开始Linux系统的初始化。 - **Linux系统初始化** `start_kernel`函数在`init/main.c`中定义,是Linux系统初始化的核心。这个函数负责: - 处理器结构初始化,如设置CPU状态和特性; - 中断系统的初始化,确保中断处理机制可用; - 进程管理相关的初始化,如创建第一个初始化进程(init进程); - 内存管理初始化,包括内存区域的探测、分配和管理策略的设定。 在`start_kernel`函数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初始化工作,如设备驱动的初始化、网络子系统的初始化等。这些子系统的初始化通常在`sys_initcall`或更晚的初始化调用中进行,确保在核心服务稳定后才进行。 Linux内核启动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涉及到硬件平台的适配、系统的初始化以及关键服务的设置。理解这一过程对于系统级开发者和故障排查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调试系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