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方法数据库设计:多对多联系示例与转换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5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378KB PDF 举报
在本篇文档中,主要探讨了E-R方法在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实体关系模型构建实例。E-R方法,全称为实体-关系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概念数据建模工具,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属性。以下是四个具体的E-R图应用问题及其解答: 1. 数据库概念设计过程: E-R方法的数据库设计通常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分析业务需求,确定局部E-R模式,即识别核心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整合各个局部模式形成全局E-R模式,消除冗余和不一致;最后,对全局模式进行优化,如规范化,确保数据的逻辑一致性,得到最终的概念模式。 2. 大学选课系统E-R图: - 学生与课程的联系类型是多对多,因为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修。 - 课程与教师的联系也是多对多,一位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可能由多位教师主讲。 -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一对多,每位教师对应多名学生,而每位学生只有一位指导教师。 - 原E-R图通过添加“指导”或“讲授”箭头来表示教师与学生的这种一对多联系,完整后的图示显示了这种关系。 3. E-R图到关系模式的转换: 图3所示的E-R图代表了单位、职工、地址等实体,需要转化为关系模式。单位与职工之间是一对多关系,职工与地址之间是一对一关系。转换后的关系模式包括单位、职工和地址三个表,包含相应的属性和外键连接。 4. 部门数据库E-R图: 对于部门数据库,包含了职工、部门、产品和制造商等多个实体。关系包括职工与部门的从属关系,部门与产品和制造商的多对多关系,以及制造商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关系。E-R图展示了这些实体之间的复杂联系。 5. 医院病房系统E-R图: 医院系统包括科室、病房、医生和病人等实体,医生与病人通过“主管医生”联系,病房与病人通过“病房号”关联,形成了一个医疗环境中的数据模型。 总结来说,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设计,以及在实际场景下如何根据需求设计和转化E-R图,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理解并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对于IT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