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Linux系统调用实战:添加与应用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1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503KB DOC 举报
本篇文档是关于苏州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实践中的Linux系统调用实验报告。实验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系统调用机制,包括其实现原理、用户界面以及参数传递和进出流程。实验分为两种方法进行: 1. **直接在内核中添加系统调用**: - 学生首先获取root权限,进入解压后的Linux内核源代码(版本5.0.4)。 - 在`kernel/sys.c`中编写自定义函数,接着在`arch/x86/include/asm/syscalls.h`中声明该函数,并在`arch/x86/entry/syscalls/syscall_64.tbl`中分配调用号。 - 通过一系列编译步骤(如`make clean`, `make localmodconfig`, `make`, `make modules_install`, `make install`)来构建和安装新内核。 - 重启系统后,通过创建测试程序(如`touch test.c`和`gcc main.c`),验证新系统调用是否成功。 2. **使用kernelmodule机制实现系统调用**: - 学生创建名为`module2.c`的模块,并编写相应的代码。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模块的编译和加载(`make`和`sudo insmod module2.ko`),查看内核消息(`dmesg`)。 - 后续还需卸载模块(`sudo rmmod module2`)。 实验完成后,学生不仅了解了Linux内核系统调用的内部工作原理,还掌握了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添加和管理这些调用。此外,通过源代码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Linux内核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整个实验过程中,关键技能包括对Linux内核结构的熟悉、编译工具的使用、系统调用的原理和实践操作等,这些都是操作系统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操作系统底层运作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