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恶意应用检测:动静态多特征模型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9 收藏 348KB PDF 举报
"一种基于多特征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模型,周凡棣,秦佳伟,通过动静态处理选取安卓应用的潜在风险特征,构建算法模型,以提高恶意应用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安卓系统作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其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恶意应用的存在,它们可能窃取用户数据、消耗资源或执行其他有害操作,对用户隐私和设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开发有效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模型至关重要。 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基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涉及对应用的源代码或二进制代码进行反编译和分析,以查找恶意行为的迹象。然而,这种方法费时且难以适应大规模的批量检测。另一方面,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依赖于训练数据和特定的分类算法,虽然能够自动化检测,但其性能往往受限于所选算法和特征选择。 针对这些挑战,周凡棣、秦佳伟和张华提出的多特征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模型结合了动态和静态分析,旨在克服上述方法的局限性。动态分析通常涉及运行时的行为监控,如API调用序列、网络活动和权限使用等。静态分析则侧重于对应用的非执行状态进行分析,如权限请求、代码结构和签名信息等。通过结合这两种分析方法,该模型能够更全面地捕捉恶意应用的特征。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一系列多维度的风险特征,包括但不限于: 1. 权限请求:恶意应用往往请求不寻常或过多的系统权限。 2. API调用模式:异常的API序列可能是恶意行为的标志。 3. 网络通信:检测可疑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 4. 代码隐藏技术:如加密、混淆或自我修改的代码可能隐藏恶意意图。 5. 资源消耗:异常的CPU、内存或数据使用可能是恶意活动的迹象。 利用这些特征,他们构建了一个算法模型,该模型能够在大量安卓应用中快速准确地识别恶意应用。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查全率达到了97%,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证明了其在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优越性。 此外,该模型对于对抗恶意软件的进化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为它依赖于多种特征,而不是单一的检测指标。这使得它更能应对恶意软件开发者不断变化的规避策略。 这个多特征的安卓恶意应用检测模型为移动安全领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有助于提升安卓系统的安全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深入理解并优化这种模型,我们有可能进一步提升恶意应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保护用户的隐私和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