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共焦显微镜特征与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裂孔手术效果分析

0 下载量 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417K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近视性视网膜裂孔(myopic foveoschisis, MF)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特征及其手术效果。作者团队对101例近视眼进行了全面检查,其中18%(即18只眼睛)被发现存在视网膜裂孔。这些眼部异常通过OCT显现出不同的形态。 在18个患有MF的眼中,有3只(17%)表现为孤立的视网膜裂孔,其余15只(83%)则与多种黄斑区异常并发,包括但不限于视网膜脱离(detachment,13只眼,72%)、板层状黄斑孔(lamellar macular hole,4只眼,22%)以及牵引性玻璃体后皮质膜(tractional epiretinal membrane,11只眼,61%)。这些并发症反映了MF可能对视网膜结构的复杂影响。 手术治疗方案采用了玻璃体切割术(vitrectomy)辅助三氟康唑(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引导下的视网膜内层组织移除和玻璃体腔填充(gastamponade),旨在修复和稳定黄斑区域。在进行手术的6只眼睛中,由于TA的作用,视网膜内层的异常变得可见,并得以完全清除。手术后的结果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OCT上MF的闭合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论文的核心发现是OCT在诊断和评估MF及其相关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玻璃体切割术联合TA的应用对于改善患者视力和减少黄斑区异常的影响。然而,该研究也强调了个体差异和手术风险的存在,因为术后并发症的统计表明手术并非总是完全成功。此外,未来的研究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的MF及其预后因素,以优化治疗策略并提高手术成功率。这项工作为理解近视性视网膜裂孔的病理学特征及其手术处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