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从编辑到调试

需积分: 30 0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636KB PPT 举报
"这篇资源主要介绍了ARM汇编语言的上机过程和基本概念,包括程序设计格式、伪操作以及上机步骤。" 在嵌入式系统中,掌握ARM汇编语言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底层优化和硬件交互。标题中的"汇编语言上机过程-嵌入式概述"涉及到了从编写到执行ARM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流程。这个过程分为四个关键步骤: 1. **编辑汇编源程序**: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源文件,文件名通常以`.s`为扩展名,其中包含汇编语言指令。 2. **汇编过程**:调用ARM汇编器,如`as`,对源程序进行翻译,将汇编语言指令转化为机器码,生成目标文件,文件扩展名通常是`.o`。 3. **链接步骤**:使用链接器,如`ld`,将多个目标文件以及所需的库连接起来,生成一个可执行的映象文件,适用于ARM软件仿真器或直接烧录到目标板的二进制文件。 4. **调试阶段**:使用调试工具,如GDB,对生成的最终文件进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在描述中提到的"第四章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具体涵盖了以下内容: - **4.1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汇编语言程序通常由不同段组成,如代码段和数据段,这些段由AREA伪操作定义,具有不同的属性,如代码段通常是只读的,而数据段可能是读写。 - **4.2ARM汇编器的伪操作**:伪操作在汇编语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直接对应机器码,但帮助控制程序布局、定义常量、分配内存等。 - **4.3汇编语言上机过程**:上述的四步过程,即编辑、汇编、链接和调试,是将汇编语言程序转换为可执行形式的标准步骤。 - **4.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涉及如何编写有效的汇编代码,包括程序结构、标签使用、指令和伪操作的理解。 汇编语言的行构成分为两部分: 1. **行构成1**:每一行可以包含标签、指令/伪操作和注释。标签位于行首,不带冒号,且ARM汇编器区分大小写。注释以分号开始,持续到行末。 2. **行构成2**:标签作为地址的代表,可以是段内或段外,影响地址的计算方式。指令/伪操作执行特定任务,如数据操作或控制流。 此外,汇编语言中的标号有段内和段外之分,它们代表的地址值在汇编或链接时确定。标号可以用于程序相对寻址或寄存器相对寻址,例如在示例中的`loop`标号,与SUBS指令配合实现循环。 理解ARM汇编语言的上机过程和基本结构对于编写、调试和优化嵌入式系统的低级代码至关重要。这涉及到对汇编指令、伪操作、文件类型以及链接和调试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知识,开发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硬件资源,实现高效的代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