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软岩巷道底鼓控制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2 收藏 895KB PDF 举报
"深井软岩巷道底鼓机理及其控制" 在深井软岩巷道的建设过程中,底鼓现象是一个严重的工程挑战,它可能导致巷道断面缩小,影响运输、通风和人员通行,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隐患。针对口孜东矿-967米回风石门出现的严重底鼓问题,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首先,研究者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巷道底鼓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围岩的物理特性(如软弱程度)、地质构造(如节理发育和岩层破碎程度)、以及支护方式的有效性。软岩通常具有低强度和高变形性,当受到压力或地下水作用时,容易产生塑性流动,导致底鼓的发生。 接着,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者评估了原有的支护形式对底鼓控制的效果。他们发现,回风石门的底鼓主要由围岩的软弱和不合理的支护设计引起。原始支护方案采用了锚杆、锚网和喷射混凝土,但未能有效抑制底鼓现象。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支护方案,即全断面注浆配合底板锚杆(包括角锚杆)以及29U支架。全断面注浆有助于增强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地下水对底板的影响;底板锚杆和角锚杆则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防止底板的抬升;29U支架是一种强力支撑结构,能有效抵抗巷道顶板的压力,防止底鼓的发生。 为了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者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案显著提高了底鼓控制效果,能够减少约90%的底鼓量,极大地改善了巷道的稳定性,降低了维护难度,保障了矿井的正常建设和安全生产。 这个研究对于深井软岩巷道的底鼓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强调了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对地质条件的充分考虑。同时,它也提醒了矿业工程领域,在设计和实施巷道支护时,必须考虑到地质特性和动态矿压显现,以确保巷道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