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保密性、完整性与防御策略

需积分: 50 8 下载量 16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7.12MB PPT 举报
"网络安全基础-word教学内容的PPT课件" 本PPT课件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安全的五个基本需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这些概念是理解网络安全核心内容的关键。 1. 保密性:保密性确保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个人或实体访问和使用。这通常通过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机制和安全政策来实现,防止敏感数据泄露。 2. 完整性:完整性意味着信息是可靠且真实的,它的来源不可伪造,发布者不能被假冒。数字签名、哈希函数和版本控制等技术用于验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3. 可用性:可用性保障信息和信息系统对授权用户的正常访问和服务,避免由于攻击或故障导致的服务中断。高可用性设计、负载均衡和冗余系统都是确保可用性的策略。 4. 可控性:可控性指的是对信息流动和系统行为的控制,确保信息只能在指定的范围内使用和传播。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列表(ACL)是实现可控性的重要工具。 5. 不可抵赖性:不可抵赖性防止用户否认他们曾经发送或接收的信息。这通常通过数字签名、时间戳和审计日志来实现,确保交易或通信的证据可追溯。 此外,课件还涵盖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思维概述: - 计算机发展历史: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到现代计算机的演进,展示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不同发展阶段。 - 计算机特点和分类:讨论了计算机的特性,如运算速度、存储容量以及计算机的分类,如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等。 - 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强调了信息处理和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 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介绍了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类型、危害以及防治方法,包括防病毒软件和安全防护策略。 - 计算思维简述:强调了计算思维在解决问题和设计系统中的作用,它是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整体来看,这个课件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基础和计算机科学的概述,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网络安全和计算基础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