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基础知识问答:选择题解析与重要概念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676KB DOCX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习题集及答案文档,涵盖了PLC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内容涉及PLC的结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编程语言以及操作维护等多个方面。 1. 存储器类型:文档中提到的存储器类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如EPROM,其中内容固定且只读;可编程只读存储器(BROM)则允许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编程;而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允许多次编程和擦除。 2. I/O点数:PLC的输入/输出点数(I/O点)是衡量其输入和输出能力的重要指标,通常指输入和输出端子的数量总和。 3. PLC核心部件:PLC的运算和控制中心是微处理器,它负责执行用户程序,进行逻辑控制。 4. 系统程序:由厂家预先编写并固化在ROM中的固件,负责PLC的基本运行和管理任务。 5. 编程语言:小型PLC支持的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顺序功能图(SFC)和指令表,其中梯形图是一种直观易懂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但选项B的BC语言在这里并未提及。 6. 历史发展:1969年,美国率先研发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标志着PLC技术的诞生。 7. 输入输出模块:I/O模块是PLC与外部设备交互的关键部分,包括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用于处理输入信号和控制输出设备。 8. 电气特性:PLC的L+和M端口间的电压通常是直流24伏,用于驱动继电器等负载。 9. 电源要求:PLC的输入电源电压范围广泛,一般在85-264V AC之间,适应各种工业环境。 10. 编程限制:小型PLC可能不支持高级复杂的编程语言BC语言,更适合使用简单直观的编程方式。 11. 厂商历史:第一台PLC是由DEC公司研制成功的。 12. 输出触点:PLC输出线圈的触点数量理论上是无限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13. 隔离技术:输入模块通常采用光电耦合器来隔离内部电路和外部强电环境,确保安全。 14. 工作模式:PLC的工作方式是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即不断接收输入、执行程序、输出结果。 15. 硬件构成:用户程序不属于硬件系统,PLC硬件系统主要包括输入输出接口、中央处理单元和通讯接口。 16. 存储介质:用户程序通常存储在随机存取内存(RAM)中,当PLC断电时,RAM中的数据会丢失。 17. 维护细节:当电池电压降低到下限时,应及时更换电池以避免数据丢失。 18. 特殊辅助继电器:在执行用户程序时,特殊辅助继电器SM0.0通常在初始化阶段被置位为ON。 19. 选型因素:在选择PLC型号时,I/O点数是一个关键因素,它决定了PLC能处理的输入输出设备数量。 20. 最终总结:这份文档对PLC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全面介绍,并通过习题的形式帮助学习者巩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于PLC初学者和从业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