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应急疏散交通需求时间模型分析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845KB PDF 举报
"大型活动应急疏散交通需求时间加载模型 (2013年),作者:任摇刚、赵摇星、贺康康、李慧颖,发表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关键词包括大型活动、应急疏散、交通需求、时间加载模型,中图分类号U4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4-0037(2013)11-1618-06。" 大型活动应急疏散交通需求时间加载模型是针对在大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如事故或灾难,进行人员疏散时的交通需求分析。这类需求具有显著的时变特性,即在疏散过程中,交通流量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该模型着重于对这一时间维度的精确刻画,以提升应急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模型的构建首先考虑了场所内部疏散人员进入路网的各个阶段,这些阶段可能包括从座位到出口、从出口到最近的集结点、再到路网入口等多个环节。每个阶段的时间分布对于理解整个疏散过程至关重要。此外,模型还探讨了场所外部人员疏散的影响因素,如交通设施的容量、公众的疏散行为反应速度以及不同交通方式(如步行、公交、私家车等)的使用比例。 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者选取了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办蔡依林演唱会的情况作为案例,假设发生大规模爆炸威胁事件,以此模拟紧急疏散。利用交通仿真软件TransCAD,研究人员能够预测在紧急情况下疏散总量、各种交通方式的使用比例,以及人员疏散行为的反应曲线。这种仿真分析有助于评估疏散计划的合理性和优化改进措施。 该模型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城市规划和应急管理,还可以为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时间加载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交通需求,从而提前部署交通资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疏散人群,减少潜在的生命财产损失。 大型活动应急疏散交通需求时间加载模型是结合实际案例和仿真技术的研究成果,旨在提高应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城市交通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深入研究时间分布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大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以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