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现最短路径算法基础结构与topo_node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10 3 下载量 1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31KB DOC 举报
本文档是关于C++编程语言实现最短路径算法的代码片段,标题为"最短路径算法实现",适用于VC++6.0环境。作者是Cheungmine,创建日期为2004年6月18日,并在之后进行了多次修改。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topo_node`的结构体,用于表示图中的顶点,它包含两个长整型成员变量`x`和`y`,可以用来存储顶点的坐标。结构体还包含一个`topo_node()`构造函数以及一个接受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顶点的坐标。 另一个结构体`topo_arc`表示图中的边(弧),即连接两个顶点的路径。这个结构体内部使用了联合(union)来同时存储边的id、权重(weight)、起点(from)和终点(to)。`topo_arc`结构体有一个初始构造函数和一个接受四个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设置边的标识符、权重、起点和终点。 文档中还引入了一些预处理宏,如`#pragma warning(disable:4786)`,用于控制编译器警告,`MAXWEIGHT`宏定义了一个非常大的常量,表示最大权重值。`DIFFVAL`宏是一个用于计算两个数值差的辅助函数,如果第一个值大于第二个值,返回它们的差;否则,返回它们的和。 这个代码片段主要用于描述图的顶点和边的基本结构,以及如何在C++中实现最简单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和操作图。最短路径算法通常涉及到诸如Dijkstra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或Bellman-Ford算法等,但在这个代码片段中并未直接实现这些算法,而是为后续算法的实现提供基础的数据结构支持。如果要完整实现最短路径算法,还需要添加搜索算法的逻辑,包括邻接矩阵或邻接表的遍历、优先队列的使用等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