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现串联超前校正:系统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6 下载量 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1 收藏 512KB PDF 举报
串联超前校正是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改善系统动态性能,如提高相角裕度和降低稳态误差。本篇文档是关于如何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一个串联超前校正的设计过程。首先,我们有一个给定的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G(s) = \frac{K}{s(G_0 + s)} \) 其中,\( K \) 是开环增益,\( G_0 \) 是一个常数,表示系统的基本特性。 目标是设计一个串联超前校正装置,满足以下三个技术指标: 1. 相角裕度 \( \gamma \) 超过 45 度,以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快速响应。 2. 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 ess \) 小于 15 弧度,这涉及到闭环增益 \( K \) 的选择,根据题目条件,\( K = 16 \) 以满足这个要求。 3. 截止频率 \( \omega_c \) 大于 5.7 rad/s。 设计步骤如下: - 确定开环增益 \( K \):由于原始系统是I型系统,\( Kv = 1 \),为了保证单位斜坡输入下稳态误差小于15弧度,选取 \( K = 16 \)。 - 计算校正前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即 \( H(s) = \frac{KG(s)}{1+KG(s)} \)。 - 校正前系统的性能分析,比如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为后续校正提供参考。 - 利用MATLAB编写代码实现超前校正器的传递函数 \( G_c(s) \),通过串联形式 \( G_c(s)H(s) \) 构建校正后的闭环传递函数 \( BiH(s) \)。 - 对校正后系统进行稳定性检查,绘制其单位阶跃响应、单位冲激响应、根轨迹图、零极点分布图以及伯德图,以评估校正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MATLAB工具可以帮助用户直观地看到系统性能的变化,比如校正后截止频率提升到 8061.7 rad/s,相位裕度增加到 1041.68 度,这意味着系统的瞬态响应速度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满足了题目设定的技术指标。 这篇文档提供了串联超前校正在MATLAB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了理论分析、参数计算和性能评估的全过程,对于学习和实践自动控制原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实用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