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与开漏输出详解:CMOS电路中关键区别
需积分: 1 8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5
收藏 40KB DOC 举报
电路基础知识:推挽输出与开漏输出的比较与分析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是两种常见的信号驱动方式,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场景。
首先,推挽输出,也称为push-pull输出,是一种在CMOS电路中常用的输出级设计。它由两个互补的晶体管组成,一个负责拉低电平,另一个负责拉高电平,能够提供完整的正负电源电压范围,使得输出电压可以精确地对应于逻辑的高和低电平。然而,由于CMOS技术的限制,其输出能力通常小于双极型电路,取决于内部晶体管的尺寸。推挽输出适用于驱动负载能力强且不需要进行逻辑运算的场合,但需注意电源电压决定了输出的静态电平。
相比之下,开漏输出(open-drain,OD)或集电极开路输出(open-collector,OC)是另一种形式,它仅有一个晶体管,漏极开路,不直接提供驱动能力,而是让后续电路通过外部上拉电阻来决定输出电平。这种设计的特点包括:
1. 负载驱动能力:开漏输出利用外部电路来增强驱动能力,特别适合驱动电压高于芯片电源的负载,或者在需要节省内部驱动资源的情况下使用。
2. 线/线与功能:多个开漏输出可以并联连接到一条线上,通过共享一个上拉电阻实现逻辑“与”操作,如在I2C和SMBus总线中用于检测总线占用状态。
3. 电平可调性:通过调整上拉电阻,可以改变输出电平,适应不同接口的标准,比如从TTL/CMOS电平转换。
4. 低电平输出:开漏pin未接上拉电阻时,仅能输出低电平,通常用于信号匹配,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
5. 电平转换与线与:去除上部晶体管后的电路结构可实现电平转换,并具备线与功能,即多个电路可以独立拉低信号,只有当所有电路都不动作时,输出才是高电平。
6. 外部上拉必要性:由于漏极开路特性,必须在后级电路中添加上拉电阻以确定输出电平,这提供了灵活的电平转换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推挽输出还是开漏输出,需根据电路的具体需求,如负载能力、功耗、速度和信号处理方式等因素来综合考虑。理解这两种输出方式的区别,有助于提高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0-07-28 上传
2020-12-31 上传
2016-04-21 上传
2009-02-19 上传
2020-08-20 上传
博雅君
- 粉丝: 3
- 资源: 5
最新资源
- 中国联通3G无线上网卡业务实施文档
- c程序猜数游戏-可进行智力测试,不妨试一试,很好玩的
- Pro LINQ Language Integrated Query in C# 2008.pdf
- SEO工具SEO工具
- Linux一站式学习
- QuartusII中文简明使用手册
- S3C2440资料(英文datasheet)
- pcb转SCH攻略,非常详细
- 【eoeAndroid特刊】第五期 Android widget.pdf
- The Linux Kernel Module Programming Guide
- Hibernate开发指南
- Cisco Packet Tracer中文手册
- 基于USB传输的嵌入式设备PC套件系统.pdf
- vxworks_programmers_guide5.5
- 汇编语言编程常见错误
- 《精通Java中间件编程》源代码